《醉迷红楼》 第642章

在这个即使五品小官一生都未必能目睹一次龙颜的年代,可想而知,隆正帝此举,给行人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虽然是一大早,但官路上的行人已经很多了。

无数人得以有幸目睹天颜,一个个激动的难以自己。

可以预想到,等他们进城后,会怎样炫耀这一次经历。

贾环倒是看明白了平日里“高冷无比”的隆正帝,为何突然如此亲民。

有人已经提前回宫了,就算没有挂起缟素,对外发丧音,怕也已经开始准备了……

隆正帝此举,是为了以防万一,有人想作假成真……

当然,贾环觉得隆正帝想的太多,胆子也太小,而且猜疑心太重……

可是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尤其是对一个习惯了“朝不保夕”的帝王来说,这种举动,已经近乎为本能。

也可以看出,他对那人的防范到了何等地步……

想起这次布局跳出来的人,贾环就忍不住露出一抹苦笑。

到底不能英明神武的算尽天下事,其实想想也是,自古而今,又有哪个人真的能算尽世事?

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哪一次不是妙计连天?

最终却都功亏一篑。

火烧葫芦谷,差点就烧死了司马懿父子,最终还是被其逃出生天,最终断了蜀国大业。

武侯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他?

这次他与隆正帝的布局,本想是借着风云激荡之际,先引出一些牛鬼蛇神,然后再引出一些趁着乱势,趁机作乱的幕后黑手……

想法不能说错,也确实引出了不少大鱼。

但两人也险些把自己给坑了进去,都损失惨重。

贾环损失了一个中坚力量和队友,而隆正帝也损失了一个亲子……

好在,相对损失而言,两人的收获更大些。

隆正帝最大的收获,就是挖出了一票欲置他于死地的贼臣、逆子……

想来隆正帝现在心中还在发寒,他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直守卫着皇宫大内的御林军副统帅梁建,竟会是叛逆!

毫无疑问,御林军内部将会大洗牌。

御林军属皇室直属,不归军机阁署理。

隆正帝若是不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掺一些“沙子”进去,那他就真成傻子了……

贾环也没想到,废太子已经薨了十几年,居然还有人想为他报仇……

再有荆王一脉和那些宗室王公,居然在做着裂土分封的美梦!

真正是可笑……

可惜的是,这次牵扯进去的宗室,实在太多了。

即便是刻薄寡恩、嫉恶如仇的隆正帝,恐怕也无法无法无天。

否则,既无法与太上皇和皇太后交代,也无法与天下人交代。

贤名如汉文帝,都要因为“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歌谣而感到头疼棘手,更何况是原本就有“刻薄寡恩”之名的隆正帝?

想想隆正帝的憋屈,贾环的心情忽然好了许多……

而他自己最大的收获,却是得益于当了回“奸臣”,将方家父子给坑惨了。

方南天生死不知,找到时,几乎都没了呼吸和脉搏……

其麾下的几员得用大将,亦是死伤殆尽。

方系根基震荡。

这也是牛奔几个还能笑出来的原因。

因为虽然荣国一脉损失惨重,但除去死伤惨重的方系人马,剩下的有足够军功打底,有资格取代空出来这些位置的人,其实还是荣国一脉的人。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挪移,终究还是在荣国一脉内部折腾……

而只要军中的重要位置都在荣国一脉手中,至于是谁去坐,其实没多大分别。

甚至在他们心中,用一个从不好亲近的宁至,再加上一个志大才疏的柳芳,换掉荣国一脉的老对头方系近乎全军覆灭,实在是一个赚大了的好买卖……

贵族豪门的出身,注定了大家不能像街头巷尾的单纯少年一样,只以好坏义气做思考。

大家的思虑中,从懂事起便开始掺杂起利益的成分了。

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这种比例也会逐渐增大。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成熟……

除此之外,贾环还有一个不小的收获。

赢时、赢皓这一对仇人,一个身死,一个被软禁起来,回去之后,多半也不会轻饶。

隆正帝的丧子之痛,多半是要发泄在赢皓身上。

听说,赢皓一直在哭求着面圣解释,也不知道他能否解释回一条命……

总的来说,这次铁网山之行,贾环收获还算不错。

只是,对于真正的幕后黑手没有查出,他还是有些不甘……

幕后黑手,到底会是何人?

贾环于马上捏了捏眉心,怎么都想不透……

因为要护驾龙撵,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快,贾环并没操控马缰,任由胯下宝马跟随大军随波而行,他在马上自想心事……

宁至死前,虽然说出了“皇太”二字。

但贾环却一个字都不信。

算起来,“皇太”二字之后,无非是一个“后”字,或一个“孙”字。

但若说这两人是主谋,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皇太后或许有这个心,她不喜隆正久矣。

但她绝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份愚蠢。

而皇太孙,他兴许有观望之心,但若说他调动宁至兵变……

是以,贾环是万万不信的。

以他对赢历的了解,这位皇太孙自负是有的,架子大也是有的,但绝不是蠢货。

只是……

贾环的目光看向了龙撵方向……

他相信,但龙撵里的那位怕是不会这样想。

涉及到皇权,一切就都不再理智。

这颗猜疑的种子,怕是已经在隆正帝心中生根发芽了。

宁叔,或许,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

可是,你和你身后之人,难道就想不到,只要太上皇出关,你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枉然吗?

你的牺牲,又会有什么价值呢?

贾环茫然。

……

“驾!”

“驾!”

“吁……”

“兀那道人,止步回避!圣驾在此,焉敢冲撞?还不速速避让!”

官道上,一骑奔马飞奔而来,堪堪在行围大军前数十米处停住,两名御林军忙飞奔而出,前去驱赶。

因为隆正帝不让提前清道,所以官道上不禁行人往来。

但其他行人来往,远远的看到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明黄绣龙旌旗后,也会明白皇帝在此,早早的就跪在道路两侧,等待天子路过。

然而,这一骑从京城方向急驰而来的快马,竟一直迎着大军而来。

直到队伍正前数十米,才将将勒住马匹,还并未让道。

面对御前侍卫的驱赶,一身道士妆扮的中年道人却抱拳道:“这位军爷,宁国侯可在军中?

吾乃宁国家仆,宁国府中有十万火急之事,吾要立见侯爷,还请通融!”

那御前侍卫闻言,顿时犹豫起来。

若是换做其他勋贵家仆,他就算不乱棒打走,也要斥开。

可是宁国府的……

其中一名御林军低声道:“要不,你带他从旁边绕过去吧?真有急事,咱们也担当不起啊!”

另一名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好吧,反正宁侯所在不远。”

商议罢,那名御林军对道人道:“你跟我来吧,注意,不得喧哗,不得惊扰圣驾。”

“我知道了。”

道人抱拳应道。

而后,便跟着御林军,绕到路边,往前走去。

待一队队前营人马走过后,直到看到一面黑云旗飘扬,道人便知是贾家旗帜,就要上前,却被那名御林军一把拉住。

道人不解看去,那名御林军恼道:“你不要命了,大军行伍间,擅闯者杀无赦。

宁国府以军法治家,你身为宁国家奴,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你自己看……”

道人闻言莫名,转头看去,瞳孔顿时收缩起来,不知多少把手弩,此刻正平举相向。

“什么事?”

韩三负责侧翼,发现动静后赶了过来。

御林军见状忙上前,道:“大人,此人自称宁国家仆,言有十万火急事求见宁侯。故卑职将其引来……”

韩三闻言面色一变,看向道人,惊道:“道成师兄,你怎么在这?”

韩三等人敬乌远为师长,道成为乌远弟子,便以师兄相称。

道人正是道成真人,他闻言,对韩三道:“快去禀报公子,就说我有十万火急事相告。”

韩三看了他一眼,道:“你跟我来。”

道成闻言,忙跟了上去。

队伍在前行过程中变阵,分开了一条道,让两人进去。

一直往里走了十数步,道成方才看到贾环等人。

贾环看着韩三带着道成赶来,眉头微皱,有些疑惑道:“你怎么来了?”

道成看着贾环,面色愧然,沉声道:“公子,昨夜有初窥武宗的贼人闯入府中,恰巧遇到府中小姨娘和四小姐等人,小姨娘为保护四小姐,被贼人以化血暗劲所伤,此刻危在旦夕,请公子速调董姨娘或蛇娘回府相救。道成护卫不利,甘守公子责罚!”

此言说罢,满场皆惊!

众人齐齐看向贾环,目光担忧。

而贾环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只是怔怔的看着道成。

这一刻,即使距离较远的士卒们,也纷纷朝这边看来。

他们不明白,为何忽然间,那一块的人,似乎连呼吸都屏住了……

……

第七百三十章 家中

宁国府,宁安堂后宅。

贾环的卧房内,此刻气氛压抑的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啜泣声此起彼伏。

小吉祥已经人事不知了,紧紧闭着眼睛,面上没有一丝生气……

脸色和手上的肤色越发惨白,放佛都透明了一般。

唯有额上的那五指血印,却愈发的鲜红可怖,似乎,全身的血都凝集在了那里……

除却尤氏、秦氏、白荷等宁国府人皆在外,园子里的姊妹们闻讯也都过来了。

一个二个的看着这一幕,都红了眼,贾惜春更是哭的泪流不止……

贾母虽然未曾过来,却也派了鸳鸯过来看看。

王熙凤亦是如此,身子不便过来,便派了平儿过来。

嘱咐不拘需要什么药材,只管开口。

宁国府没有的,就在荣国府里寻,荣国府里没有,就去满神京城里寻!

当然,实际上荣国府里的药材,远没有宁国府的齐全。

不过总算是一份心意。

除此之外,薛姨妈却是亲自过来坐镇了。

听闻有贼人闯入,薛姨妈唬的不行。

再听说小吉祥受了重伤,危在旦夕,还是因为保护贾惜春之故,就更怜惜的不得了了。

她坐在床榻边,指使着薛宝钗端水洗帕,甚至还亲自给小吉祥擦拭额头。

看到这一幕,纵然心知薛姨妈此举只是做给人看,尤其是做给贾环看,众人心中还是觉得有一些感动……

林黛玉看在眼里,心中更是百味俱全,有些心酸和艳羡。

有个娘护着,到底不同。

哪怕有一丝漏洞,也会尽心替女儿补齐全。

贾环出门后,尤氏和秦氏都卧病在床,不能理事,所以宁国府这边,明面上能管事的主子,就只有薛宝钗一人。

而无论是白荷、幼娘、乌仁哈沁还是小吉祥,其实都还未有名分。

唯有一个薛宝钗,是在贾母的见证下,正式收了房的妾室。

在这种时候,薛宝钗自然而然就有了看护后宅之责。

当然,?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醉迷红楼 倒序 正序

《醉迷红楼》本章换源阅读
X